植物真的可以算作“生命”吗
植物真的可以算作“生命”吗?小花,没有深入的生物常识,所以今天只能给你从养护经验上给大家分享,植物真的可以算作生命哟。
小花之前养护过一盆多肉植物,也是小花刚刚开始学着养护植物,那会儿养护多肉,其实很多朋友来说都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对我也不例外,春天买了一大盆,但是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到了夏季,小花突然发现自己养活了多肉,怎么没有春季长得好了,这时从网上翻阅了很多的资料,我才知道植物在不同的季节生长状态不一样,养护方式也不一样。
尽管已经了解了这些常识,但是很多的时候养护起来并不是和我的想法一样。到了7月份我养护了这盆多肉植物,已经开始出现叶片脱落和部分根茎出现黑腐的情况。当时我还不知道,是因为我浇水过多造成的,还以为是被一些病虫害弄的,后来也是将多肉植物脱盆以后进行修剪,然后重新栽入。

重新上传之后对它的关心还是非常多的,总是希望它可以尽快长大,每天都去看看它,似乎它对我也有了一样的感情一般,也是非常努力的生长。从那以后我就感受到植物是有生命的,而且你对植物的好坏它都记得,即使遇到了一些问题,自己的求生欲望也是非常强的。
所以别感觉植物不能和我们说话,无法进行交流,但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生命,我们对它的爱它们也都能够感受到,就像花卉能够开花,多肉能长成老庄,这些都是它们对我们爱的体现。
种植花草,很多都要“干则干透,浇则浇透”,而多肉的特质是不是不用完全遵循这条
不用,夏天那样浇水,把多肉能浇死,尤其养多肉的土是泥炭土为主的,这种土干透后,你想浇透不容易,,一般都是上面湿透了,中间干透,水顺着花盆壁,留了,,,去花卉市场买花,卖花的都会说干透在浇,没干透就不要浇,,那些卖花的有几个是真正养花的,,花都是在种花那里批发来的,,他们养一段时间,花也死,花卉买来的花基本都是泥炭家颗粒,,一年土就不行了,最多2年必须换土,自己从新配土,,,他们种植花卉是用的最经济的种植配比
很多人在家庭种植花草,都要遵循“干则干透,浇则浇透”的原则,这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种过花人都有这个感受:其实家里的花大多数不是干死的,而是由于养花人太勤快浇水太多,根部长期被浸泡,得不到很好的呼吸,由于根部长期被水包围,时间长了就腐烂,植株也就一命呜呼了。
至于多肉植物有没有“干着干透、浇则浇透”这个原则。在我的养肉经验中,这个是完全适用的,至少绝大多数品种是适用的。
因为多肉植物最初都是生长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沙漠岩石地区。艰苦的自然环境,让多肉形成了独特的生命特点,他们肥厚的叶片就是用来储存水分的,用以抵抗旱季的缺水的煎熬。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出于饥渴状态,偶尔天降甘霖才能痛痛快快喝水,并且赶紧储存水分。
另外,根据我的经验,像桃蛋、青美人等多肉,要想养出肥嘟嘟圆鼓鼓的状态,有时候就要真的虐:适当拉长浇水周期,等他饥渴难耐的时候才给水,他就会拼命吸收水分,吸收水分之后只要加强日照和通风,叶片就会鼓鼓的,才会呈现五彩缤纷非常漂亮的状态。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我是老唐,一个养多肉植物5年的人,分享各种多肉养护经验,顺便混个脸熟,欢迎大家关注,有其它问题亦可点击头像直接联系我。
多肉植物喜欢光照充足,干燥通风的生长环境,耐干旱,不耐水涝,不管是否完全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但宁干勿湿是必须的。我们平常养的大多数多肉植物的原产地都在非洲或者美洲的一些特定区域,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光照充足,干旱少雨,夏季不热冬季不冷,虽然国内的多肉植物大多是园艺培育的,但几百年来养成的习性并没有改变,所以想要养好它们的话就必须遵守它们的生活习性。
很多刚入坑的肉友养多肉植物老是养成一片菜色,很大的问题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觉得不浇水的话多肉植物会干死,所以三天两头的给它们浇水,让它们长的跟大白菜一样。如果水分过于充足再加上光照不足,多肉植物就会茎秆拔高,叶片拉长,叶柄和叶心发白,株形变得松散,这就是所谓的徒长,如果叶片下翻的话,就是所谓的穿裙子。
多肉植物浇水过多不只是会徒长和穿裙子,如果土壤长期潮湿的话,多肉更严重的是会烂根和黑腐,所以题主只要去问养多肉植物一年以上的肉友如何浇水,他们都会给你总结一句: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当然如果养多肉植物的时间更长,就会发现多肉的浇水会更复杂,这句话只适合新手,正所谓浇水三年功,多肉植物的浇水需要根据花盆、配土、季节、天气等情况做出不同的调整,但不管如何调整,肯定是宁干勿湿,向更干燥的一方调整而不是向更水湿一方调整。
对于我这个不喜欢浇水的人来说,很多时候土壤干透了也未必会马上给它们浇水,在不伤根的前提下,我秋冬春三季会尽量的控水以让它们出状态。今年秋天因为川南雨水特别多,我整个秋季加起来应该没浇到4次水,因为就算叶片蔫了,不出太阳的话我也是不会给多肉们浇水的,而叶片发蔫就是极度缺水的征兆。
理论上来说题主的“多肉的特质是不是不用完全遵循干则干透,浇则浇透”理解是正确的,但调整的方向是更干,而不是更湿。题主如果是新手的话,建议养多肉还是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就好,养个一年以上熟悉了以后才适当的调整浇水方式和浇水频率,因为控水过度也会让多肉植物长不好。
差不多就这样吧!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路过的小伙伴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或者评论一下;如果有其它问题,可以私信我,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谢谢。(原创内容,欢迎转发,但请勿搬运抄袭。)
大家好,这里是苏州徐明报道。
干透再浇水,这确实是养花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所有的花卉都通用,那肯定是不对的。说个极端的反例吧,睡莲!你干透试试?喜湿的花卉,基本上都不适合这一条。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有些花卉对这条原则不合适,但是大部分多肉植物却是合适的。
可能有些花友会不赞成我的观点,因为他们经历过太多的黑腐和液化,一次浇透,多肉就变成了大饼,所有叶片都趴在了地上。但这不是你浇水出问题了,而是你的盆土太多了。换个通俗的说法,盆太大了。
多肉植物的抗逆性很强,在非常严酷的环境中也能生长,就是这个特性他才进化成了多肉植物。也正因为如此,在土层过于肥厚的地方,他们反而无法适应。
这是我今年夏天露养的一棵雷神。日晒雨淋,毫无忌讳。大家看到花盆里有多少土吗?三分之一。每次下雨都能浇透,可是土非常少,太阳一出,马上就干了。
千万别以为雷神这个品种更耐湿,同样的一盆,因为放到了树下阴湿环境中,盆土不易干透,他现在已经挂了。
与其他木本花卉相比,多肉的干湿循环有自己的特点,湿透的要快,干透的也要快。在这个循环中,干的时间要比其他花卉更长一些。
如果为了造型需要,一定配个大盆的话,大家可以在盆内添加石块、瓦片、碎砖占掉一些空间,让土量减少,这样盆土干透的时间就会缩短。对了,都见过瓦楞上的宝塔松吧?他们仅仅靠瓦片间的一点儿尘土就能生长旺盛,夏季的大雨还不是每次都浇透?
容易引起花友误解的原因是大部分多肉都有个休眠期,这个时期浇水就烂。所以,有人会认为浇则浇透对多肉不合适。其实休眠期很多花卉都有,这个属于特殊时期,当然应该特殊照顾。这时的浇水烂,更多的原因是温度,而不是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