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绿化用苗的选择与配置显得尤为重要。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公园绿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根据镇江公园绿化用苗分类标准,探讨如何构建生态宜居的现代园林。

一、镇江公园绿化用苗分类标准

镇江公园绿化用苗分类标准,构建生态宜居的现代园林 观叶植物

1. 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分类

(1)乔木类:如银杏、香樟、雪松等,具有较好的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性,适用于公园主景、行道树等。

(2)灌木类:如月季、紫薇、金森女贞等,具有丰富的色彩和优美的形态,适用于公园花坛、绿篱等。

(3)草本类:如鸢尾、麦冬、石竹等,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观赏效果,适用于公园地被、草坪等。

2. 按照植物观赏特性分类

(1)观花植物:如樱花、牡丹、梅花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公园花展、景区等。

(2)观叶植物:如银杏、乌桕、紫叶李等,具有独特的叶色和叶形,适用于公园背景、绿篱等。

(3)观果植物:如山楂、石榴、枸杞等,具有丰富的果实和观赏价值,适用于公园观赏、采摘等。

3. 按照植物生长习性分类

(1)耐阴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吊兰等,适用于公园阴暗角落、绿墙等。

(2)耐旱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沙柳等,适用于公园干旱地区、草坪等。

(3)耐寒植物:如松柏、银杏、山茶等,适用于公园寒冷地区、行道树等。

二、构建生态宜居的现代园林

1. 优化植物配置,提高绿化效果

(1)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根据镇江地理、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绿化用苗。

(2)注重植物多样性,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本等不同层次的植物,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

2. 加强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1)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的绿色养护技术,降低公园绿化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公园生态修复,提高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质量。

3. 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公园品质

(1)结合镇江历史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2)关注市民需求,提高公园服务功能,打造舒适、宜人的休闲场所。

镇江公园绿化用苗分类标准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今后的园林建设中,我们要遵循这一标准,优化植物配置,加强生态修复,注重人文关怀,努力构建生态宜居的现代园林,为市民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李晓梅. 城市公园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11(2):58-61.

[2] 王丽君,刘伟. 城市公园绿化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分析[J]. 中国园林,2016,32(4):68-71.

[3] 陈慧,张晓红. 城市公园绿化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10(2):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