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儿园怎样教育小朋友>自主/h2>
对于日本人的性格而言,常常被列举的是 “不给别人添麻烦”。其实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等做事方式从幼儿园的教育就已经开始了。中国人看了日本幼儿园的小朋友之后,首先惊讶的是,尽管小朋友和父母手牵手一起去上幼儿园,小朋友自己拿很多东西而父母却空着手。在家里,大人帮自己做的事情,到了幼儿园老师是不会帮忙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己一个人完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的幼儿园去看看孩子们的生活吧。
照片1:拿着自己的东西去上幼儿园
9:00 进幼儿园

肩上背着手里拎着,孩子们走进幼儿园,在鞋柜旁换好室内鞋,和妈妈说再见,然后一个人走向教室,在教室门口元气满满地高喊 “早上好”。进入教室之后,看着 10项 “早晨的准备”(※照片2),一个个确认自己有没有全部做到。全部确认完成后,直到早会之前,便可以自由地玩黏土、画画、猜谜语等等。
挂好帽子
挂好水壶
把书包放在座椅上
换衣服(把外衣脱掉换成活动衣)
把大包里的东西拿出来(通常每周一会有大包)
挂好毛巾
把连络簿拿出
在连络簿上贴贴纸(证明今天上幼儿园了)
把包放回个人的整理柜里
上洗手间与洗手
照片2:早晨的准备事项
10:00 早会、上午的>运动/strong>
班级里人全部到齐后,才开始早会。早会的内容一般是问候和唱歌之类的。在集中力比较高的上午,幼儿园会安排手工、音乐、绘画、英语、汉字(一天识字一到两个)等等的课程。小朋友们可以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为了让他们集中精力,老师要很好地控制节奏。在上课期间,要去洗手间或是喝水等事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按照老师的要求一起做。
照片3:音乐课
照片4:绘画课上小朋友们画的画
12:00 午餐(学校提供饮食或者自带便当)
洗完手后从书包里拿出餐具摆在自己的桌子上面。等到大家都准备好了,一起说 “感谢赐予,我开吃了”,然后开始吃饭,吃完了也要说 “感谢赐予,我吃完了”。小班的小朋友要花30分钟吃饭,而大班的小朋友花20分钟。从中班开始就要用筷子吃饭。吃完饭后会刷牙。
照片5:排队洗手
12:40 下午的活动,回家准备会
下午因为容易犯困,所以自由活动比较多。但是,小班的小朋友因为要准备带回家的东西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所以以收拾东西为主。收拾好以后,开始回家准备会。然后走到庭院里边等校车巴士边玩耍。
照片6:自己的东西放入自己的整理柜中
13:30 校车巴士发车
孩子们自己走到巴士边上,排好队等车。在巴士里老师有时还会给大家读绘本或者唱歌。
14:00 家长>欢迎/strong>
爸爸或者妈妈来了之后,小朋友自己拿着自己的东西走到老师跟前,向老师鞠躬,大声地和老师告别:老师再见!
脚跟并齐
脚尖稍微分开
膝盖并齐站直
直腰
挺胸
收颌闭嘴
目视>火线/p>
胳膊伸直
手指并拢
双手伸直放在大腿两侧
照片7:良好的姿势
原来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不只单单玩,还有那么多规则以及时间安排要去遵守执行!在家的话一个人肯定做不来,但去了幼儿园以后自己要做这么多事情,虽然有时候老师会帮一点忙,但确实让人惊讶。
在幼儿园重要的是,不是小朋友一说自己不会老师就帮他做,而是教会他们怎么做。虽然会觉得跟四岁的幼儿园小朋友说明,他们会听不懂,但四岁也有四岁孩子的思想,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小孩不会做大人帮他做,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重要的是把他当作一个对象、一个个体来看待。比如穿袜子穿鞋,大人给他穿可能用不了一分钟的时间,而小朋友自己穿的话估计得花10分钟以上。小朋友自己穿不止花时间,还效率不高,往往要返工,所以家长在一旁看着着急,忍不住就伸手帮忙,最后变成家长给小朋友做了。
小孩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完成的事情,如果家长帮忙做了,很多情况都会变成溺爱了。所以,当家长想要帮忙的时候,请及时忍住把手收回来,在旁边看着小朋友自己做,这样可以培养他的独立的性格。另外,从小朋友的角度出发,他会得到 “我会做了” 的成就感。会从爸爸妈妈那得到 “我们家〇〇能自己做了呀,好棒呀” 这样的表扬,而使他们更加增强自信心。这样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于小朋友的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幼儿园教育里,虽然学习也很重要,但是作为学习前提的基础,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饭、穿脱衣服、排泄、遵守顺序等)更加重要。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小朋友长大以后踏入社会,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作为小朋友初次接触集体生活的幼儿园,是他们为了将来踏入社会学习第一步的场所。打好基础,才能成为兼备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自立的大人。有谚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说因为是小孩子,所以不会自己做某项事情时,大人就出手帮忙,而是正因为是小孩,趁着还小,更应该从小好好培养其良好的习惯。
照片8:早晨出门的时候帮家人扔垃圾
关于日本,我们专业,赴日工作留学,加weixin:monsterxinzi
以下图片选自“超级早教专家”,也欢迎大家关注
由于技术原因,大家可以自行观看日本藤幼儿园的建筑师Takaharu Tezuka在TED的演讲——“你见过最好的幼儿园”。
我认为日本幼儿园做的最好的就是“不娇惯孩子”,自己服务自己,“孩子天生具有自己促使自己成长发展的能力”,所以园舍是孩子成长的天然场
椭圆的屋顶,激发孩子奔跑的本能
三棵榉树,是藤幼儿园的象征,也是孩子们天然的玩具(关于安全问题:其实会掉下来的孩子一开始就不会选择爬树,人再小,都是有预感危险的本能的,加藤园长也说“幼儿园环境应该像社会环境一样,不要过度的保护孩子,适当保留危险,这样孩子才会养成躲避危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楼顶上的雨水聚集起来,会通过这个“漏斗”降落,孩子们可以用皮肤去感受
“不使劲就关不上的门”不使劲就关不上,寒冷的风就会吹进来,这让幼儿们更注意好习惯的养成
老式的龙头,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水从哪来,还会注意控制力度,保护自己不被淋湿,流下的水同时浇灌了花草,让孩子学会不浪费
看似破旧的操场,其实是为了锻炼孩子们在奔跑中的平衡性,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孩子受伤
沙地其实是天然的游乐场,既发展了孩子的触觉,也保护孩子不受伤,幼儿们还可以自行埋藏,发觉自己的“宝贝”
培养孩子的独立要从方方面面入手,但是让他认为自己可以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去探索,才会成长!
植物为什么这么神奇,绘本
植物之所以如此神奇,是因为它们具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特性。首先,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这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础。
其次,植物能够自我修复和再生,即使受到伤害也能重新生长。此外,植物还能与其他生物进行互动,如吸引昆虫传粉、吸引鸟类传播种子等。
植物还能适应各种环境,从沙漠到雨林,它们都能找到生存的方式。总之,植物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们的适应能力、自我修复能力和与其他生物的互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