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园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温室园艺作物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本文将围绕温室园艺作物栽培技术要点进行解析,以期为园艺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温室园艺作物栽培技术要点
1. 温室建设
(1)选址:温室选址应考虑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确保温室光照充足、排水良好。
(2)结构:温室结构应合理,包括墙体、屋顶、门窗等,以保证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稳定。
(3)保温隔热:温室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温室环境稳定性至关重要,常用材料有聚苯乙烯、岩棉、玻璃棉等。
2. 温湿度调控
(1)温度:温室作物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不同,应根据作物生长习性调整温室温度。通常,白天温度保持在20-30℃,夜间温度保持在10-15℃。
(2)湿度:温室湿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作物生长。一般,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为宜。
3. 光照调控
(1)光照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调整光照时间,保证作物充分吸收光能。一般,温室光照时间控制在12-16小时。
(2)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应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调整光照强度。一般,温室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10000勒克斯。
4. 土壤管理
(1)土壤消毒:温室土壤易受病虫害侵袭,应定期进行土壤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
(2)施肥:合理施肥是保证作物高产的关键。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或不足。
(3)水分管理:温室土壤水分管理应保持适度,避免水渍或干旱。一般,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技术。
5. 病虫害防治
(1)预防为主:加强温室作物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防治。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3)物理防治:采用温湿度、光照、水分等环境调控手段防治病虫害。
温室园艺作物栽培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多个方面。掌握温室园艺作物栽培技术要点,有助于提高园艺生产效益。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灵活运用栽培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晓辉,杨慧琴,李晓东. 温室园艺作物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12):76-81.
[2] 王洪江,赵世伟,刘春梅. 温室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科技,2018,35(2):30-33.